公司获浙江卫视报道

2025-07-29

         这段时间,杭州钱塘区生物医药迎来高光时刻,德睿智药自主研发的首款AI设计口服小分子新药取得临床,泰德医药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先为达生物研发的糖尿病血糖控制新药进入审批阶段,有望明年初上市。

640.png

         杭州先为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事务总监 童金玲:这个片区生物医药企业非常多,氛围非常浓厚,发展节奏是比较快的。

         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钱塘区推动“AI+生物医药”碰撞出的精彩火花。康霖生物也刚刚完成了全国首款地中海贫血症特效治疗技术的临床试验。实验室里技术人员要赶在患者细胞有效活性期限内完成细胞基因修复。企业首席执行官吴昊泉神经紧绷,因为一旦人工修复出错,不仅影响患者治疗,还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640 (2).png

         康霖生物创始人 吴昊泉:现在还都是手工来分析的,基本上就靠人的脑子,每一个病人他就有上百个变量,现在的很多数据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是没有用的。那么如果能够早点用AI来分析出这些变量,可以避免出现失败的现象。

         不止康霖生物,前段时间钱塘区对辖区内1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摸,发现不少企业在研发阶段接入了AI大模型,还专门招聘了AI工程师,探索两个前沿产业的融合。

640 (3).png

         杭州医药港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袁围:AI最终是需要有产业落地的,生物医药它因为是研发确实是前期占用的时间是很长的,所以它这两点是契合度也是非常高的。


         针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钱塘区正在抓紧制定推进AI技术加快应用于生物医药的新举措。杭州医药港率先行动起来,围绕落户在辖区的浙大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的靶点发现AI大模型,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禹泓医药和浙大智药院的科研人员正在联手开展药物活性实验,企业治疗白癜风、斑秃等的创新药刚刚进入二期临床,当务之急是尽快筛选出有效的化合物。借助浙大智药院的AI大模型,企业已成功预测出多个有效的苗头分子,节省了80%以上的研发成本。

640 (4).png

         杭州禹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誉怀:原来有一点像大海捞针的感受,通过双方共建这个联合实验室的一种方式,利用研究院的AI的一些相关技术,帮助我们快速寻找定位,极大扩展我们在药物研发当中的思路。

         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 曹戟:把人工智能全链条地融合到了新药创制的这个研发链当中,就能够形成一种科研的“外挂”,会让企业更加专注于市场,而我们的话就更加地去专注于创新。


         以高校AI技术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眼下钱塘区已与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大院名所达成合作,引进了多个高端科研平台。中国药科大学设立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建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中心,为企业提供从设计到靶点选择,再到实验的全流程AI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 谭蔚泓:利用好这些已经开发的高端的人工智能,真正把人工智能有效地应用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实验,希望能够把 AI真正能够赋能医药的发展。

 

640 (9).png

         杭州市钱塘区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 王艳侠: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钱塘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赛道,建立了“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结对模式,推动主导产业提能升级。


         抢占“AI+生物医药”新赛道,钱塘区将及时迭代更新专项支持政策,力争到2026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超500亿元。

         相关报道详见如下链接:http://wap.cztv.com/tv/35/2534348.html?play=1